电容式电压互感器(下文简称“CVT”)作为电力系统的电压测量工具已有数十年的历史。相比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,CVT凭借其“抑制谐振”、“一专多能”等优越的技术及经济指标,逐渐成为了电压测量单元的主流设备。
正如黑格尔在其《法哲原理》一书中写道,“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;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。”CVT的出现及其内部组成结构是电机学、电路原理等诸多学科内在逻辑的具象化。
本文将结合CVT三维模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,对设备进行拆解分析,从具体与抽象两个维度,讨论CVT的设计逻辑,透过表象认清其实质。
一、CVT的内部结构与设计逻辑
结合CVT外观与等效电路图,对设备整体结构进行划分,CVT可分为电容分压器与电磁单元两大部分。
电容分压器:
其中,电容分压器由多个串联电容组成,并封装于绝缘套管中,内部充满绝缘油。
依据一定的比例在电容分压器内部设立抽头,将其分为高压电容区C1与中压电容区C2。并通过高压电容区(容抗较大)承受来自一次系统的高压,而在中压电容区(容抗较小)获得较低电压。
由电路原理中串联电容的分压原理可知,在中压电容区(抽头处)测得的电压Uc可通过以下关系折算出整个电容分压器承担的电压(一次系统电压):
Un=Uc*K;其中,K =(C1+C2)/C1
电磁单元:
为测量中压电容区所分得的电压值,在中压电容抽头处装设中压变压器。中压变压器与补偿电抗器以及阻尼元件组成电磁单元,一同封装于CVT套管下部的油箱中,结构及油路上与电容分压器独立。
由电路原理中串联电容的分压原理可知,在中压电容区(抽头处)测得的电压Uc可通过以下关系折算出整个电容分压器承担的电压(一次系统电压):Un=Uc*K;
其中,K =(C1+C2)/C1
二、加装补偿电抗的内在逻辑
电容分压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,等效电路满足以下方程:
其中,U1表示一次系统高压,Uc表示中压电容抽头处电压;I表示中压变压器原边电流,Ic2表示流经中压电容电流;Zc1、Zc2分别表示高压、中压电容容抗。
由以上方程可知:
其中,
Zc表示电容分压器的等效容抗,综上,可得到:
分析公式可知,可得到以下两个结论:
1)在电容分压器分压比K一定的情况下,中压电容抽头处电压Uc只与中压变压器原边电流I相关;
2)由于Zc数值较大电容式电压互感器,Uc及U2(实际测量电压)必将受到原边电流I较大影响,其精度不满足标准规定的负荷变化范围内的要求。
若以中压电容抽头与接地端子为基准,将左侧接线看成二端口网络,右侧接线看成网络负载。那么根据戴维南等效原理,二端口网络可等效于开路电压Uc与等效容抗Zc的串联电路。
因此,为在中压变压器二次侧得到精确的测量值U2,需要在电磁单元一次回路中串入补偿电抗,确保Zc≈XL,使得实际测量到的电压U2乘以变比后,近似于中压电容抽头处电压Uc,消除原边电流I对于电压测量精度的影响。
补充电抗器电路图与实际设备位置比对如下图所示:
三、加装阻尼装置的内在逻辑
由于补偿电抗器的串入,使得电磁回路的一次侧工频情况下在谐振点附近运行。系统稍有扰动,回路易产生谐振,因此需要在二次绕组中并入阻尼装置。
针对老旧CVT,阻尼装置通常简单采用阻尼电阻Rd,长期运行与互感器二次侧,令二次负荷避开分次谐波区域,防止过电压的产生。但此种阻尼装置虽然有效,却使得CVT的输出容量受限并降低其精度,新型CVT已不再采用;转而使用谐振型阻尼装置。
由上图可见,谐振型阻尼装置由阻尼电阻Rd、阻尼电抗L、阻尼电容C组成。工频情况下,阻尼电抗L、阻尼电容C工作于并联谐振状态,回路呈现高阻抗,仅消耗很小的功率。
在CVT受到扰动,进入分频谐振过电压时,阻尼电抗L、阻尼电容C由于频率改变,停止谐振工作状态,回路呈现低阻抗,由阻尼电阻Rd抑制谐振过电压。
更多详解及word电子版下载:
CVT电压式互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、内在逻辑 - 百度文库
文章由启和科技编辑
上一篇:耦合电容 电容耦合
下一篇:电容单位换算 电容的单位换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