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振及晶振电路

晶振晶振电路(2009-03-2407:55:57) 标签:it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、应用范围及用法: 1、无源晶体——无源晶体需要用DSP 片内的振荡器,在datasheet 上有建 议的连接方法。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,信号电平是可变的,也就是说是根据 起振电路来决定的,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晶振,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 电压要求的DSP,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,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 用晶体,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。无源晶体相对于晶振而言其 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,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(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、电感、 电阻等),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。建议采用精 度较高的石英晶体,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。 2、有源晶振——有源晶振不需要DSP 的内部振荡器,信号质量好,比较稳 定,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(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,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 成的PI 型滤波网络,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),不需要复杂 的配置电路。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:一脚悬空,二脚接地,三脚接输出,四脚接 电压。相对于无源晶体,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,需要选择好合 适输出电平,灵活性较差,而且价格高。

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,个人认为还 是有源的晶振好,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,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。 有些DSP 内部没有起振电路,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,如TI 的6000 系列等。有源 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晶振,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,体积和晶体 相当,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。 几点注意事项: 1、需要倍频的DSP 需要配置好PLL 周边配置电路,主要是隔离和滤波; 2、20MHz 以下的晶体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频的器件,稳定度好,20MHz 以上的大多 是谐波的(如3 次谐波、5 次谐波等等),稳定度差,因此强烈建议使用低频的 器件,毕竟倍频用的PLL 电路需要的周边配置主要是电容、电阻、电感,其稳定 度和价格方面远远好于晶体晶振器件; 3、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,线宽尽可能大,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, 紧靠器件布局布线,必要时可以走内层,以及用地线包围; 4、通过背板从外部引入时钟信号时有特殊的设计要求,需要详细参考相关的资 此外还要做一些说明:总体来说晶振的稳定度等方面好于晶体,尤其是精密测量等领域,绝大多数用的 都是高档的晶振,这样就可以把各种补偿技术集成在一起,减少了设计的复杂性。

试想,如果采用晶体,然后自己设计波形整形、抗干扰、温度补偿,那样的话设 计的复杂性将是什么样的呢?我们这里设计射频电路等对时钟要求高的场合,就 是采用高精度温补晶振的,工业级的要好几百元一个。 特殊领域的应用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晶振,也就是说设计的复杂性超出了市场上成 品晶振水平,就必须自己设计了,这种情况下就要选用晶体了,不过这些晶体肯 定不是市场上的普通晶体,而是特殊的高端晶体,如红宝石晶体等等。 更高要求的领域情况更特殊,我们这里在高精度测试时采用的时钟甚至是原子 钟、铷钟等设备提供的,通过专用的射频接插件连接,是个大型设备,相当笨重。

文章由启和科技编辑


上一篇:电子芯片 集成芯片发展简史

下一篇:精工晶振

TAG标签: LED显示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