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半导体行业中创业,能够选对第一款产品很重要,也不容易。首先要看这类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,处于红海还是蓝海,其次要看自身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能否做出突破性的产品。
2009年,当时国内的半导体行业还远没达到今天的热度,却有不少人已经投身其中开始创业。
“创业之初,我们的团队在电源领域已经有了近10年的市场和研发经验积累。经过市场调研发现,当时国内的太阳能LED灯驱动芯片几乎都是国外厂商垄断,而且芯片集成度不高,模组方案需要9颗芯片。单价几美金也是很高的,所以潜在的市场需求非常大。”在说到为何将创业目标放在太阳能草坪LED灯驱动市场时,上海裕芯电子董事长杨淑彬女士表示,当前世界上的主流能源资源石油、天然气面临枯竭,而全球能源消耗正以每年5%的速度逐步增长,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,应用需求必定越来越大。
随后,裕芯迅速推出国内第一款太阳能驱动芯片,只需2颗就能实现之前9颗芯片的功能,价格也降至不到1块钱人民币。该产品迅速抢占市场,直到今天,这款“发家产品”市占率依旧处于市场龙头地位。
启和科技董事长杨淑彬女士在2021中国IC领袖峰会上获颁“年度中国启和科技”及“最佳驱动芯片/LED驱动IC奖”双料大奖
日前,在由ASPENCORE举办的“2021中国IC领袖峰会暨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”上,裕芯电子被评为“年度中国启和科技”,同时其太阳能LED驱动控制器-YX8184也获得了产品类的“最佳驱动芯片/LED驱动IC奖”。作为当初“兄妹创业”中的妹妹,杨淑彬接受了《电子工程专辑》的采访。
低谷布局,借势崛起
杨淑彬的哥哥杨义凯9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,曾在爱普生和南京微盟工作多年,一直从事半导体相关工作。在哥哥上大学期间,杨淑彬就开始接触并了解半导体行业,虽然是学法律出身,但一直关注着这个行业。
2009年,杨义凯与同事付春国在上海创立裕芯电子,专注模拟集成电路以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研发。“选择2009年创办裕芯,其实感受和2020年一样——危机就是机遇。”杨淑彬说到,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半导体行业陷入低谷,特别是国内,低谷时期布局也能够在上升期借势反弹。
2014年,公司搬到临港,在哥哥多次邀请下,杨淑彬放弃在广东稳定富足的生活,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加入裕芯。至此裕芯形成了杨淑彬负责公司内部管理,杨义凯负责业务和市场拓展,付春国负责技术研发的分工合作。
2014年时,整个临港的产业群还是以智能制造为主,从2018年开始,集成电路开始成为临港四大产业之首。谈到入驻临港后最直观的感受,杨淑彬觉得主要有三点:
如何管好一家半导体企业的大后方?
而说到自己的法律专业出身,杨淑彬认为其实在做管理上是有优势的。很多芯片公司的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,研发很强,但在管理方面稍弱,“裕芯是‘草根型’创业者的典型,光有技术和市场是不够的,我如果能够在创业前期把管理做好,能帮助公司获得更高的起点。”
杨淑彬女士接受《电子工程专辑》采访
近年来在大环境驱使下,启和科技的数量成倍疯涨,带来的后果是人才的紧缺。作为三大创始人中主要负责公司管理的,杨淑彬平常也会碰到专业人才招聘难,或是其它友商挖角的事。
对此她认为,要留住已有团队,就需要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,并为他们创造发展空间。例如户口、置业以及子女教育、家人医疗问题,裕芯都会给员工一个安心。
另外,“公司有全面可行的薪酬考核体系,还有完善的合伙人制度。在培养人才方面,裕芯和高校深度合作,有自己的培养学堂,每年都有一批大三大四及在读研究生来裕芯学习、实习,我们会根据实习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匹配相应的岗位和导师。”杨淑彬补充到。
“围棋战术”
电子产品的应用创新,总是第一时间在华南市场反映出来,与大多数半导体厂商一样,裕芯的客户群大部分也位于华南。为了贴近市场,裕芯2018年在广州成立了子公司,以便根据客户需求第一时间研发对应的芯片,占领市场份额。
上一篇:端接电阻的作用
下一篇:二极管工作原理 二极管特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