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音リン 发表于 2018-2-16 23:22
去耦半径和其他参数有什么关系?我看murata的图表2颗100uF的mlcc就可以在任何频率下比单颗0.1uf阻抗差不多 ...
去耦半径不光和容量有关系,还和电容的材质(CG还是CT),封装形式,DC bias性能,F0,ESR,ESLcpu电容,介质吸收率等等有关系,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的,通常会进行PI的仿真和测试才能确定。对于局部VDP,通常会设定一个目标的Pz0,然后通过电容选型和设计来达到要求,再用Hyperlynx这类的软件来验证设计,最后测试并改进设计,如果你做过SIP级的仿真应该很能理解我说的这些。ASIC我没有做过设计,但是套路是一样的,我跟海思的朋友探讨过。
另外,对于电容类型,随着频率的上升,CG电容性能会更好,但是CG的容量不能做的太大,你说的100uF的MLCC,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,我还没见过0805以下能做到的,而且肯定是CT材质cpu电容,这类电容在电源上的应用频率一般认为不会超过20MHz,高频下对PI没有什么贡献(容量和封装决定的)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源的spec只告诉你数MHz以内的性能,甚至只标注到1MHz,比如PSRR。下图就是TI TPS62130 DCDC芯片的PSRR性能,从中可以看出该芯片环路带宽的大致范围(按照要求),你可以参考下。
主板上一般采用多通道MOS控制器外加上下臂MOS的形式,成本低,电流大,但是Fsw会更低,环路带宽的可调整范围会更小一些,不如集成IC,比如TI TPS62130这种。所以才要更好的PI设计才能满足X86 CPU这种高功耗IC的要求。说了这么多,其实我想说的是主板上那些电容的应用频率和CPU底部这些电容是不一样的,所以我一直在说去耦半径这个话题。而且那些电容都是采用并联方式,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高频下的Z0。
我不清楚你是如何知道CPU底部拆下来的电容就是1uF和10uF这两种容值的,LCR表测试得到的容量吗?还是读intel的spec知道的。不过只是给一般的数字电路做去耦用,倒也不是不可以,只不过因为现在CMOS工艺的ASIC多,用的没104电容那么普及罢了。
电阻电容本我自己用的是三星和村田的,一部分是自己买的,一部分是SC厂家送给我的
文章由启和科技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