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TL中的自举电容

本文由earvinrain贡献 doc 文档可能在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。建议您优先选择TXT,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。 OTL 中的自举电容 回主页 是一个典型的OTL 电路,电路中的 C1 称为自举电容。 它在电路中 作用如何?为分析方便将图 的电路中是没有C1 的情况, 在功放中各级的放大管总是考虑充分利用 的,即在输入信号 U1 的作用下,放大管工作在接 近饱和与截止。此时从充分利 用输出管的角度出发。希望 BG1 的集电极饱和此时 VCE1=0.5~1V 左右,故 VE=-(24-VCE1),因VCE1 饱和压降非常小,可忽略不计 所以 VE=-24V。当 U1 BG1截止,BG2 导通并接近饱和此时 VE 接近为 RL得到的高流电压平均峰值为 12V。 上述是理想情况下的情形,但实质上 电路是做不到的,当BG1 饱和时, |VE|不可能达到 V1。这是因为 BG1 实质上是一个 发射极输出器,所以 VEVB, BG1导通时它的发射极流入负载的电流增大,从而使|VB| 减小,因此|VE|就不 可能达到 24V,这样 RL 的平均峰极电压将小于 12V。 从以上分析可 知,最简单的解缺办法是用一个比 24V 高的电源电压来给 BG1 供电。

这样由于 点电压的提高,|VB|也就提高了。于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 也有条件增加。 电路中利用图 R5可在不增加供电电压的条件下来提 点的电位,其原理如下: 在静态时 VA=- 24-IC3*R5) -24V,VE=EC/2=-12V, 那么电容C1 上的电压 VC1 就是 VA 12V。因此电容 C1 被充电到 12V。 当加入信号 U1, VE从-12V 向更负方向 变化 BG3 (这是因为 BG1 开始导通) 即|VE|增加,由于 点电位VA=-(VC1+|VE|)因此 随着|VE|增加,|VA|也自动 增加。 例如当|VE|变到 24V |VA|可达12+24=36V, 这就 相当于 点由一个36V 的电源供电一样。电阻 R5 的作用是把 点和电源EC 隔开,这样 点电压增加才有条件。 由上可知, 利用 C1 可把 点电位|VA|自动提高故电容C1 们叫做自举电容。思维稿 集成运放器的基本特性 YF是集成运放的符号图,1、2 信号输入端,5是输出端,3、4 是工作电压端,在实际中还有调零端,频率补偿端和偏置端 等辅助端。在输入端 中标有“+”号的是同相端,标有“—”号的是反相端,当信号从同相 端输入时, 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同相,反之则反。

集成运放器的输入电路均都是采用差分放 大器。它的输入信号电压和输出信号电压的关系是 放器的放大倍数,K 是非常大的,可达几十万倍,这是运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的 区别,而且集成运放器 的两个输入端对地输入阻抗非常高,一般达几百千欧到几 兆欧,因此在实际应用中,常常把 集成运放器看成是一个所谓“理想运算放大 器”,其有两个基本特性:1、输入租抗为;2、 增益为。根据这两个条件可 以作出以下推论:1、输入电流 I1、I2 都为 0,这是因为其 输入阻抗为的原因; 2、因为 K=又根据输入和输出端的关系 V2-V1=V0/K,所以认为运 入端的电位差为零。思维稿数字信号的纠错 数字信号在传 输的过程中, 由于干 扰或通道特性变坏 等原因, 有可能使得传输的数字信号 出错(误码),因此 纠错是提高数字传 输质量的一个必不 少的过程。那么, 纠错是如 何进行的?图 JU-1 给出了纠错的全过 模拟信号经过模/数变换后,将附加的数据(如奇偶校验位)加于数据流之中自举电容,在接收端通过奇 偶校验位来 发现有错误的数据字 (也即通过对附加的数据进行鉴别来识别出有误 码的数据字),并给以 纠正。纠正错的方法有静噪、保持前边的字、线性内插三 当发生差错并被识别出来时, 有关电路将在出差错的这一点上终端电路的传 输,即用静噪来解决自举电容,如图 JU-2 所示。


上一篇:铝电解电容与 铝电解电容器与一般普通的电容器之间的区别

下一篇:超级电容放电 超级电容的放电控制和使用方法注意

TAG标签: LED显示屏